今天要介紹的這一組是幼齒正妹團。
去年就在附近看過她們的表演,目前瑪麗安廣場這一帶還沒有出現過同路線的。
她們氣質優雅加上熱情奔放,每次她們一出場,總是少不了圍觀的群眾。
在台灣的街頭藝人,早期都被跟乞討劃上等號; 近期好一點,可能是被稱作打零工。
在慕尼黑街頭,當然打零工的也不少,但是有更多的素人音樂家,她們大費周章的一團人,帶著自己心愛的樂器,想要的並不是靠路人的零錢銅板來發大財,她們其實真正的目的是在為自己的樂團做宣傳。
像這一組超優質街頭樂團,是瑪姬薪中的 No. 1, 他們有錄製自己的 CD 擺在樂團前的小箱子裡,每次他們一登場,總是可以吸引到一大窩蜂的人群,唱片的銷售量也非常的好。
真希望台灣學音樂的孩子們,也可以多被鼓勵,有這種走出人群表演的機會。
真的還蠻有水準的美女4重奏....台灣的音樂系大部分會去接婚〈西樂〉喪〈國樂〉喜慶的case,〈有較高報酬率的〉。街頭看到大都是電子流行音樂類...。
回覆刪除真的耶,我朋友的妹妹就是華岡藝校國樂系,她同學都去殯儀館打工。。。 希望哪天也可以看他們走上街頭發揮自己真正的天賦囉!
回覆刪除以前念書時和一把小提琴同學去婚禮表演...2個人2小時下來12000入袋。我覺得是很不錯的體驗。後來畢業後和8個同學組木笛合奏團,到醫院;教會;老人孤兒院到處去表演,那是真正因為喜歡音樂自己成團而出去表演,沒有錢的卻也忙得很快樂。但..我..還是沒有街頭經驗!!!哈哈哈。
回覆刪除那真的很好賺耶! 不過也是應該的,音樂系的人光投資樂器就要花很多錢了對吧。你也是國樂系嗎?
回覆刪除那種機會不是很多啦!只有在高級俱樂部辦婚禮才會那樣。我覺得學設計和音樂一樣都是很燒錢的科系。我是西樂的,修大提琴。那次我們用3天時間練習所有找得到的婚禮曲目,用鋼琴和小提琴合奏。
回覆刪除哇,好夢幻喔,大提琴耶! ( 崇拜!)
回覆刪除現在學設計也可以很省錢啦,如果不是服裝或建築那一類需要買很多材料的那種。像我學 interaction 的,畢業以後只要有一台電腦就可以走透透了。
咦!Interaction ,第一次聽過這個名詞。互動設計..???完全不知道有這種設計科目....才疏學淺,對不起!所以你前面說的Persuasive design也是另一種科目喔?
回覆刪除沒錯,就是互動設計! 有點新又已經不算新的領域了。
回覆刪除persuasive design 是一個設計概念拉,不是科目 ; )
台灣學音樂的孩子真的很多,但是性質與目的似乎不太一樣,能隨手拿起樂器自娛娛人的應該很少吧...
回覆刪除對也,好像很多父母會要小孩表演給大家看,但小孩都會害羞的躲開。
回覆刪除TO material girl :以前開音樂教室時,來學鋼琴的家長90%是有積極目的性的,他們的小孩學得比較不快樂!反而剩下的10%的學生,到後來都很知道自己想要學的東西....!發覺到能從音樂中獲得快樂與滿足的也是這10%的學生。所以能夠自娛娛人,隨手拿起樂器的也就是那群小部分人....
回覆刪除